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师生对智慧农业战略意义与发展路径的系统认知,10月27日晚,yl88858cc永利官网常务副院长田永超教授以“智慧农业创新驱动农业强国建设”为题,在白马基地为师生讲授了一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专题党课。党课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吕一雷主持,组织员张鸣、实训中心章世秀、本科生辅导员封筱以及2023级学生代表共同参加。

党课伊始,田永超教授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系列重要论述,围绕“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等论断,结合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深入阐释了智慧农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内涵。他指出,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他详细解读了农业强国应具备的“五强”特征——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并强调智慧农业在实现这些目标中的关键支撑作用。面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肥药施用效率偏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现实挑战,他指出,智慧农业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


围绕“智慧农业是什么”,田永超教授讲到智慧农业是“以新基建为基础,以数据、知识和智能装备为核心要素,实现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他介绍了我国在智慧农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稳步提升,无人机植保、数字灌溉、智能养猪等典型案例不断涌现,展现出智慧农业在种植、畜牧、渔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同时,他也坦言当前智慧农业仍面临认识不到位、数据共享机制不畅、关键核心技术滞后、成熟模式缺乏、农民参与度不高等挑战,指出我国智慧农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10—20年的差距。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五项重点举措:突破农业传感器、专用芯片、核心算法与智能农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建设智慧农场、牧场、渔场,推广可复制的模式;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资源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的数字素养。


党课最后,田永超教授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他勉励在场师生:要勇立时代潮头,将智慧农业作为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要敢于创新突破,将攻克“卡脖子”技术作为青春奋斗的鲜明注脚;要深入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在白马基地举行的专题党课,系统梳理了智慧农业从战略逻辑到实践路径的完整脉络,将“强国必先强农”的政治信念深度融入师生思想教育。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融合,通过党课学习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明确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方向:既要扎根传统农事根基,更要掌握智能科技利器。下一步,学院党委将持续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引领师生打通课堂与田野的连接通道,深化知识与实践的融合创新,以智慧农业为笔,共同描绘农业强国建设的崭新画卷,为服务国家“三农”战略贡献学院力量。
